![]() ![]() |
帕 汉语拼音pà 五笔编码 mhr mhrg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99 更新时间:2013/6/22 14:37:0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帕”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E15 【GBK编码】C5C1 【笔画数】8 【笔顺】25232511 【汉语拼音】pà 【拼音编码】 pa4 【五笔编码】 mhr mhrg 【繁体字】 【郑码】LINK 【注音符号】ㄆㄚˋ 【广东话】paa3 paak3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帕 pà <释义1>包头或擦手、脸用的布或绸,多为方形:首~。手~。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帕1 [pà ㄆㄚˋ] [《集韻》普駕切,去禡,滂。] 1.巾,手帕。《南史·张讥传》:“每歲時輒對帕哽噎不能勝。” 唐 杜甫 《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銀鞍却覆香羅帕。”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中:“婦翁死,哭於柩,其孺人素性嚴,呼入繐幕中詬之曰:‘汝哭何因無淚?’ 漸 曰:‘以帕拭乾。’”《宋史·高防传》:“夢一吏以白帕裹印自門入授 防 。”2.指帐子。 唐 王建 《宫词》之一:“閑著五門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元 陈旅 《题春宫倦绣图》诗:“緑樹垂垂護寳闌,床頭翠帕幕雙鸞。”3.方言。量词。 沙汀 《代理县长》:“﹝代理县长﹞叹息了一声,‘哎呀,这帕脸洗舒服了!’” 帕2 [mò ㄇㄛˋ] [《廣韻》莫鎋切,入舝,明。] 1.裹额之巾。又称抹额。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抹额》引《二仪实录》:“ 禹 娶 塗山 之夕,大風雷雨,中有甲卒千人,其不被甲者,以紅綃帕抹其頭額。” 明 王逢 《叹病驼》诗:“老奚首帕短袴靴,手持鞭策涕泗沱。”2.裹扎。参见“ 帕2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