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干 汉语拼音gān,gàn 五笔编码 fggh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6 更新时间:2013/6/22 14:37:2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干”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E72 【GBK编码】B8C9 【笔画数】3 【笔顺】112 【汉语拼音】gān,gàn 【拼音编码】 gan1 gan4 【五笔编码】 fggh 【繁体字】幹 【郑码】AED 【注音符号】ㄍㄢˉ,ㄍㄢˋ 【广东话】gon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干 gān <释义1>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释义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释义3>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释义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释义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释义6>涯岸,水边:“河之~兮”。 <释义7>个数:若~。 <释义8>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释义9>枯竭,尽净:~尽。~杯。 <释义10>徒然,白白地:~着急。 <释义11>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释义12>〔~将( <释义13>姓。ji乶g )〕古剑名。 ===================== 干 gàn <释义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释义2>做:~事。说~就~。 <释义3>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释义4>方言,坏、糟:事情要~。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干1 [ɡān ㄍㄢ] [《廣韻》古寒切,平寒,見。] 1.盾牌。《书·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孔 传:“干,楯也。”《礼记·乐记》:“揔干而山立, 武王 之事也。” 郑玄 注:“揔干,持盾也。”《公羊传·宣公八年》:“《萬》者何?干舞也。” 何休 注:“干,謂楯也。”2.求;请求。《书·大禹谟》:“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 孔 传:“干,求也。”《初学记》卷二引《录异传》:“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 明 沈德符 《野獲编·著述·类隽类函》:“《類雋》全資 朱邸 ,以故易成;《類函》則遍干朋友,以及妓女、方外,靡不捐貲助之,大爲時流所厭。”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六:“萬死干君唯一語,爲儂清白撫諸兒。”3.干犯;冲犯;干扰。《国语·晋语五》:“ 河曲 之役, 趙孟 使人以其乘車干行。” 韦昭 注:“干,犯也;行,軍列。” 唐 韩愈 《永贞行》:“國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許庸夫干。”《水浒传》第七五回:“神器從來不可干,僭王偁號詎能安?”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贺相国》:“公門無一事之干,本宅無生事之僕。”4.干谒。《公羊传·定公四年》:“ 伍子胥 父誅乎 楚 ,挾弓而去 楚 ,以干 闔廬 。” 何休 注:“不待禮見曰干。”《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澤 者, 燕 人也。游學干諸侯小大甚衆,不遇。” 唐 皎然 《送顾处士歌》:“安貧日日讀書坐,不見將名干五侯。”5.干涉;干预。 晋 袁宏 《後汉纪·桓帝纪》:“故太尉 李固 、 杜喬 以直言干政,遂見殘滅,賢愚傷心。”《旧唐书·徐浩传》:“初, 浩 以文雅稱;及授 廣州 ,典選部,多積貨財,又嬖其妾 侯莫陳氏 ,頗干政事,爲時論所貶。”6.关涉。 宋 蔡居厚 《诗史》:“ 許渾 詩格清麗,然不干教化。”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官軍即尋 石和尚 ,於爾無干。” 鲁迅 《三闲集·通信》:“但立意怎样,于事实是无干的。”7.招惹;招致。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 文伯 曰:‘以 歜 之家,而主猶績,懼干 季孫 之怒,其以 歜 爲不能事主乎?’”8.岸,水边。《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毛 传:“干,厓也。” 鲁迅 《〈朝花夕拾〉後记》:“我检查《百孝图》和《二百册孝图》,画师都很聪明,所画的是 曹娥 还未跳入江中,只在江干啼哭。”9.两山间的流水。《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毛 传:“干,澗也。”10.犹治理。《公羊传·隐公元年》:“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干國而反之 桓 。” 何休 注:“干,治也。”11.空乏。《逸周书·命训》:“極福則民禄,民禄則干善,干善則不行。”《礼记·大传》:“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郑玄 注:“干,猶空也。”12.悬在竿上。《新唐书·忠义传上·周憬》:“ 憬 遁入 比干廟 自剄,將死,謂人曰:‘ 比干 ,古忠臣,神而聰明,其知我乎!后、 三思 亂朝,虐害忠良,滅亡不久,可干吾頭國門,見其敗也。’”13.计数单位。犹个。《字彙·干部》:“數始於一而成於十,干字從一從十,故言若干。謂或如一,或如十,數未定之辭也。”《字彙·干部》:“數竹木亦曰干,猶言個也。”14.用于称人群。犹言伙,帮。《水浒传》第四一回:“五起二十八個頭領,帶了一干人等,將這所得 黄文炳 家財各各分開,裝載上車子。”《红楼梦》第一一六回:“ 寳玉 看時,又象是 迎春 等一干人走來。”15. 江南 称山垅间之地。 唐 李白 《长干行》之一:“同居 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16.地名。《诗·邶风·泉水》:“出宿于 干 ,飲餞于 言 。” 朱熹 集传:“ 干言 ,地名,適 衛 所經之地也。”17.姓。 晋 有 干宝 。18.通“ 乾 ”。19.通“ 竿 ”。《新唐书·王世充传》:“術士 桓法嗣 自言能決讖,乃上《孔子閉房記》,畫男子持一干驅羊狀。”参见“ 干旄 ”。 干2 [ɡàn ㄍㄢˋ] [《集韻》居案切,去翰,見。] 1.捍卫。参见“ 干2城 ”、“ 干2掫 ”。2.立,建立。《水浒传》第一一二回:“後知 張順 干了功勞,打聽得 焦山 下船,取 茆港 ,好去攻伐 江陰 、 太倉 。” 干3 [àn ㄢˋ] [《集韻》魚旰切,去翰,疑。] 通“ 豻1 ”。 古谓胡地野狗。《仪礼·大射礼》:“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 郑玄 注:“干讀爲豻。豻侯者,豻鵠豻飾也。” 宋 聂崇义 《三礼图》卷六:“豻,胡地野犬。以豻皮飾侯,亦方制爲鵠。”侯,张布作为箭靶;鹄,侯的中心。 干4 [ɡān ㄍㄢ] “ 乾1 ”的简化字。 干5 [ɡàn ㄍㄢˋ] “ 幹1 ”的简化字。 干6 [ɡān ㄍㄢ] “ 幹2 ”的简化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