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拯 汉语拼音zhěng 五笔编码 rbi rbig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52 更新时间:2013/6/22 14:38:50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拯”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2EF 【GBK编码】D5FC 【笔画数】9 【笔顺】121525341 【汉语拼音】zhěng 【拼音编码】 zheng3 【五笔编码】 rbi rbig 【繁体字】 【郑码】DXKA 【注音符号】ㄓㄥˇ 【广东话】cing2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拯 zhěng <释义1>援救,救助:~救。~饥。~弊(救正弊病)。~民于水火之中。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拯1 [zhěnɡ ㄓㄥˇ] [《廣韻》蒸上切,上拯,章。] 亦作“ 抍1 ”。亦作“ 撜1 ”。“ 承2 ”的被通假字。“ 丞2 ”的今字。 1.上举;从低处引出。《易·艮》:“艮其腓,不拯其隨。” 王弼 注:“隨,謂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 疏:“拯,舉也。”《淮南子·氾论训》:“至其溺也,則捽其髮而拯。” 高诱 注:“拯,升也。出溺曰拯也。”2.援救;救助。《孟子·梁惠王下》:“民以爲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汉 崔寔 《政论》:“且濟時拯世之術,豈必體 堯 蹈 舜 然後乃治哉?”《北齐书·王晞传》:“拯難匡輔,方俟聖哲。” 明 刘基 《官箴上》:“振惰奬勤,拯艱息疲。” 孙中山 《〈三十三年之梦〉序》:“具懷仁慕義之心,發拯危扶傾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