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楷 汉语拼音kǎi,jiē 五笔编码 sx sxx sxxr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0  更新时间:2013/7/8 10:00:41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楷”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977
【GBK编码】BFAC
【笔画数】13
【笔顺】1234153532511
【汉语拼音】kǎi,jiē
【拼音编码】 kai3 jie1
【五笔编码】 sx sxx sxxr
【繁体字】
【郑码】FRRN
【注音符号】ㄎㄞˇ,ㄐㄧㄝˉ
【广东话】gaai1 kaai2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楷 kǎi <释义1>法式,模范:~模。~范。~则。~式。 <释义2>汉字的一种书体:~书。正~。小~。~体。 ===================== 楷 jiē <释义1>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楷1 [jiē ㄐㄧㄝ] [《廣韻》古諧切,平皆,見。] [《廣韻》苦駭切,上駭,溪。] 1.楷木。详“ 楷木 ”。2.喻刚直。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彊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楷2 [kǎi ㄎㄞˇ] [《廣韻》苦駭切,上駭,溪。] 1.法式,典范。《礼记·儒行》:“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 孔颖达 疏:“楷,法式也。言儒者行事,以爲後世楷模法式。” 汉 史岑 《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詩悦禮,憲章百揆,爲世作楷。”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是生孝子,天子之宰,出把將符,羣州承楷。”2.谓合乎规范,端正。参见“ 楷2正 ”。3.取法,效法。《晋书·齐王攸传》:“﹝ 司馬攸 ﹞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爲世所楷。”4.汉字书体的一种。《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之二:“此書雖不在法例,而致用理均,背間細楷,兼復兩翫。”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汉太尉刘文饶碑後》:“想 文饒 之高風,玩 中郎 之妙楷。”参见“ 楷2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