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榛 汉语拼音zhēn 五笔编码 sdwt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5  更新时间:2013/7/8 15:09:33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榛”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99B
【GBK编码】E9BB
【笔画数】14
【笔顺】12341113431234
【汉语拼音】zhēn
【拼音编码】 zhen1
【五笔编码】 sdwt
【繁体字】
【郑码】FCMF
【注音符号】ㄓㄣˉ
【广东话】zeon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榛 zhēn <释义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释义2>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榛1 [zhēn ㄓㄣ] [《廣韻》側詵切,平臻,莊。] 亦作“ 樼1 ”。亦作“ 獉1 ”。 1.果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互生,圆卵形或倒卵形,春日开花,雌雄同株,雄花黄褐色,雌花紅紫色,实如栗,可食用或榨油。《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 孔 传:“榛,木名。”2.特指其果实。《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太常寺早已送到祭品,待俺擺設起來。栗、棗、芡、菱、榛,牛、羊、猪、兔、鹿。”3.丛木。《文选·左思〈招隐诗〉之二》:“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李善 注:“ 高誘 《淮南子》注曰:‘叢木曰榛。’”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崩榛塞路,峥嶸古馗。”《南史·宋纪上·武帝》:“﹝ 武帝 ﹞見童子數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藥。”4.草木丛生貌。亦以形容荒废,衰败。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爲下者不相師友,而道義榛焉,所在泯泯,無所取法。”参见“ 榛草 ”、“ 榛荒 ”、“ 榛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