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檄 汉语拼音xí 五笔编码 sry sryt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1 更新时间:2013/7/10 14:12:5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檄”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A84 【GBK编码】CFAD 【笔画数】17 【笔顺】12343251141533134 【汉语拼音】xí 【拼音编码】 xi2 【五笔编码】 sry sryt 【繁体字】 【郑码】FNSM 【注音符号】ㄒㄧˊ 【广东话】hat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檄 xí <释义1>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檄1 [xí ㄒㄧˊ] [《廣韻》胡狄切,入錫,匣。] 1.文体名。古官府用以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誠聽臣之計,可不攻而降城,不戰而略地,傳檄而千里定,可乎?”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檄》:“《釋文》云:檄,軍書也。《説文》云:以木簡爲書,長尺二寸,用以號召。若有急,則插雞羽而遣之,故謂之羽檄,言如飛之疾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俺待要飛檄 金陵 ,告兵曹轉達車駕,許咱們遷鎮移家。”2.泛指信函。 宋 王安石 《寄丁中允》诗:“使君子所善,來檄自可求。何時有來意?待子 南山 頭。”3.用檄文征召、晓喻。《晋书·王雅传》:“少知名,州檄主簿。” 唐 刘知幾 《史通·疑古》:“ 陳琳 爲 袁 檄 魏 。”《儒林外史》第五回:“按察司行文書,檄了知縣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次年入 愛爾蘭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顧終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