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欹 汉语拼音qī 五笔编码 dskw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46 更新时间:2013/7/12 4:40:07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欹”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B39 【GBK编码】ECA5 【笔画数】12 【笔顺】134125123534 【汉语拼音】qī 【拼音编码】 qi1 【五笔编码】 dskw 【繁体字】 【郑码】GDJR 【注音符号】ㄑㄧˉ 【广东话】ji1 kei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欹 qī <释义1>古同“攲”:“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欹1 [qī ㄑㄧ] [《集韻》丘奇切,平支,溪。] 亦作“ 敧1 ”。 1.歪斜;倾斜。《荀子·宥坐》:“吾聞宥坐之器者,虚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南朝 宋 鲍照 《代君子有所思》诗:“器惡含滿欹,物忌厚生没。” 宋 苏轼 《瑞鹧鸪》词:“ 西興 渡口帆初落, 漁浦 山頭日未欹。” 清 龚贤 《画诀》:“松宜直,柳宜欹,松針宜平。”2.容貌憔悴。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一折:“我甘分飢寒守自然,那冷時節熬的舊顔欹。”3.通“ 倚 ”。斜倚,斜靠。 唐 杜甫 《重题郑氏东亭》诗:“崩石欹山樹,清漣曳水衣。”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二折:“幾時能勾月枕雙欹,玉簫齊品,翠鸞同跨。” 王统照 《沉思》:“他似仍然看见她的充实、美满、如云石琢成的身子还斜欹在那个沙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