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殤 汉语拼音shāng 五笔编码 gqtr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215 更新时间:2013/7/12 19:56:58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殤”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BA4 【GBK编码】9A91 【笔画数】15 【笔顺】135431251113533 【汉语拼音】shāng 【拼音编码】 shang1 【五笔编码】 gqtr 【繁体字】 【郑码】ARRO 【注音符号】ㄕㄤˉ 【广东话】soeng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殤 shāng <释义1>见“殇”。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殤1 [shānɡ ㄕㄤ] [《廣韻》式羊切,平陽,書。] “ 殇1 ”的繁体字。 1.未至成年而死。《仪礼·丧服》:“子女子子之長殤中殤。” 郑玄 注:“殤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殤者。”《逸周书·谥法》:“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 朱右曾 校释引《丧服传》:“十九至十六爲長殤,十五至十二爲中殤,十一至八歲爲下殤。”《左传·哀公十一年》:“ 孔子 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爲虚誕,齊 彭 殤爲妄作。”2.指未成年而死的人。 清 谭嗣同 《邓贞女诗并状》:“禮所未備義之敷,嫁殤之禁胡爲?”3.谓非正常死亡。《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 政 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不争之民,其遭遇戰事,常較好争之民多,而畏死之民,其苓落殤亡,亦視强項敢死之民衆。”4.指战死者。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將士同心,誓雪 孟明 之耻;殤魂共憤,思亢 杜回 之讎。”参见“ 國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