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氅 汉语拼音chǎng 五笔编码 imkn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49  更新时间:2013/7/13 18:38:0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氅”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C05
【GBK编码】EBA9
【笔画数】16
【笔顺】2432525131343115
【汉语拼音】chǎng
【拼音编码】 chang3
【五笔编码】 imkn
【繁体字】
【郑码】KOMM
【注音符号】ㄔㄤˇ
【广东话】cong2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氅 chǎng <释义1>大衣,外套:大~。 <释义2>古代指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用以做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鹤~。戈~。戟~。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氅1 [chǎnɡ ㄔㄤˇ] [《廣韻》昌兩切,上養,昌。] 1.鹙鸟的羽毛。《玉篇·毛部》:“氅,鶖毛。”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肉攫部》:“鷃爛堆黄,一變之鴘,色如鶖氅。”2.泛指鸟雀羽毛。《宋书·江夏王义恭传》:“劍不得鹿盧形,槊毦不得孔雀白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 王恭 乘高輿,被鶴氅裘。” 宋 苏轼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诗:“倒披 王恭 氅,半掩 袁安 户。”参见“ 氅衣 ”。3.泛指鸟羽制成的外衣;外套大衣。《新唐书·仪卫志上》:“第一行,長戟,六色氅,領軍衛赤氅,威衛青氅,黑氅,武衛鶩氅,驍衛白氅,左右衛黄氅。”参阅 明 王圻 《三才图会·龙头竿绣氅图考》。4.古代仪仗。用鸟羽做成的旗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