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熨 汉语拼音yùn,yù 五笔编码 nfio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217  更新时间:2013/7/26 14:35:10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熨”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71A8
【GBK编码】ECD9
【笔画数】15
【笔顺】513112341244334
【汉语拼音】yùn,yù
【拼音编码】 yun4 yu4
【五笔编码】 nfio
【繁体字】
【郑码】XMDU
【注音符号】ㄩㄣˋ,ㄩˋ
【广东话】tong3 wai3 wan6 wat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熨 yùn <释义1>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弖 )”。 <释义2>用烙铁、熨斗烫平:~衣服。 ===================== 熨 yù <释义1>〔~帖〕a.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b.心情安宁、舒畅;c.方言,事情完全办妥。均亦作“熨贴”。 <释义2>iron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熨1 [yùn ㄩㄣˋ] [《廣韻》紆物切,入物,影。] “ 尉2 ”的今字。 1.用熨斗之类烫平衣物。《南史·何敬容传》:“衣裳不整,伏牀熨之。” 宋 苏轼 《四时词》之三:“象牀素手熨寒衣,爍爍風燈動華屋。”《红楼梦》第二八回:“那塊綢子角兒還不好呢,再熨熨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六章:“大姐回过头来向 江华 示意,于是 江华 顺手拿起床上的一叠洗熨好了的衣服,慢慢地、不慌不忙地向门外走去。”2.烫平的。 宋 范成大 《晚步吴故城下》诗:“醉紅匝地斜曛暖,熨練涵空漲水寒。” 清 王士禛 《牛渚望青山》诗:“峰色如横黛,江光似熨羅。”3.烫烙;烘烤。 晋 陶潜 《搜神後记》卷四:“ 鄭茂 病亡,殯殮訖,未得葬。忽然婦及家人夢 茂 云:‘己未應死,偶悶絶爾,可開棺出我,燒車釭以熨頭頂。’如言乃活。” 明 沈周 《石田杂记》:“砟糞箕環於樹上,砟下便熨彎,若停久則性硬多爆折。”《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那不是蚊虫的叮咬,不是阳光的灼射,而像是一股比体温略高的热力在烙熨。”4.按压使平直。 宋 叶□ 《爱日斋丛钞》卷二:“ 晏元獻公 凡書簡首尾空紙皆手翦熨,置几案以備用。” 周立波 《艾嫂子》:“把茶盘搁下, 刘艾珍 坐在一把小竹椅子上,斜对着我们,用手熨一熨微卷的衣角。”5.指施加压力使人转变、顺从。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當初是令姪女執拗,不肯與小兒成親,故此罰他牧羊,是要熨他性子的。”6.按揉;抚摩。 沙汀 《困兽记》五:“‘好几天没有刮脸了呢!’他忽然自言自语,用手掌熨了熨脸和下巴。”7.紧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荀奉倩 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我爲他偎熨的體酥融,我爲他洗發的神清瑩。”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她……忽然把那玳瑁猫抱起来,熨在胸前,就像抱了一个婴儿。”8.使感到凉爽或寒冷。参见“ 熨手 ”、“ 熨齒 ”。9.熨斗。《太平御览》卷七一二引 汉 服虔 《通俗文》:“火斗曰熨。” 熨2 [wèi ㄨㄟˋ] [《廣韻》於胃切,去未,影。] 热敷。中医一种外科疗法。《韩非子·喻老》:“病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閒,太子蘇,乃使 子豹 爲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煑之,以更熨兩脅下。” 司马贞 索隐:“言五分之熨者,謂熨之令温暖之氣入五分也。”《东观汉记·邓训传》:“ 巡 曰:‘冀得火以熨背。’”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而吾與汝母,湯熨幸小停。”参见“ 熨2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