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狐 汉语拼音hú 五笔编码 qtr qtry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76 更新时间:2013/7/28 14:43:1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狐”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72D0 【GBK编码】BAFC 【笔画数】8 【笔顺】35333544 【汉语拼音】hú 【拼音编码】 hu2 【五笔编码】 qtr qtry 【繁体字】 【郑码】QMPS 【注音符号】ㄏㄨˊ 【广东话】wu4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狐 hú <释义1>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释义2>姓。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狐1 [hú ㄏㄨˊ] [《廣韻》户吴切,平模,匣。] 1.兽名。形似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色一般呈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杂食虫类、小型鸟兽、野果等。毛皮极为珍贵。通称狐狸。《诗·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烏。”《史记·赵世家》:“吾聞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狐未犯人,人乃犯狐,竟爲狐所中。”2.喻坏人、小人。参见“ 狐羣狗黨 ”。3.旧时戏曲行当名。杂剧九种角色之一。《天台陶九成论曲》引《丹丘先生论曲》:“雜劇有正末、副末、狚、狐、靚、鴇、猱、捷譏、引戲九色之名……狐,當塲妝官者是也。今俗譌爲孤。”4.谓行动肆无忌惮。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宴》:“何處寒酸,敢來狐賴!”5.见“ 狐祥 ”。6.姓。见《通志·氏族略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