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癰 汉语拼音yōng 五笔编码 uek uvk uvky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45 更新时间:2013/8/5 20:59:23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癰”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7670 【GBK编码】B062 【笔画数】23 【笔顺】41341555251521532411121 【汉语拼音】yōng 【拼音编码】 yong1 【五笔编码】 uek uvk uvky 【繁体字】 【郑码】TZYN 【注音符号】ㄩㄥˉ 【广东话】jung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癰 yōng <释义1>见“痈”。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癰1 [yōnɡ ㄩㄥ] [《廣韻》於容切,平鍾,影。] 亦作“ 癕1 ”。“ 痈1 ”的繁体字。 1.肿疡。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的炎症,多发于颈、背,常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庄子·列御寇》:“ 秦王 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史记·佞幸列传》:“ 文帝 嘗病癰, 鄧通 常爲上唶吮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高宗 腦癰殆甚。待詔 秦鳴鶴 奏曰:‘須針百會方止。’”2.鼻疾,不知香臭。 汉 王充 《论衡·别通》:“鼻不知香臭曰癕。”一本作“ 癰 ”。3.喻祸患。《後汉书·冯衍传下》“ 衍 娶 北地 任氏 女爲妻” 李贤 注引 汉 冯衍 《与妇弟任武达书》:“養癕長疽,自生禍殃。”4.用同“ 雍 ”。《孟子·万章上》:“或謂 孔子 於 衛 主 癰疽 。”《说文·豐部》“癰” 清 朱骏声 通训:“按《史記》正作 雍渠 ,名取于物爲假也;《韓非子》作 雍鉏 ,《説苑》作 雍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