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簿 汉语拼音bù,bó 五笔编码 tig tigf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43  更新时间:2013/8/21 13:23:5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簿”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7C3F
【GBK编码】B2BE
【笔画数】19
【笔顺】3143144411251124124
【汉语拼音】bù,bó
【拼音编码】 bu4 bo2
【五笔编码】 tig tigf
【繁体字】
【郑码】MVFD
【注音符号】ㄅㄨˋ,ㄅㄛˊ
【广东话】bou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簿 bù <释义1>本子,册籍:~册。~记。~籍。~录。 <释义2>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 <释义3>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释义4>笏。 ===================== 簿 bó <释义1>古同“箔”,养蚕席。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簿1 [bù ㄅㄨˋ] [《廣韻》裴古切,上姥,並。] 1.册籍;记载用的本子。《汉书·张释之传》:“﹝ 釋之 ﹞從行,上登虎圈,問 上林 尉禽獸簿,十餘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 颜师古 注:“簿,謂簿書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書籍名簿,亦名爲專。”2.登录;记入册籍。《魏书·太祖纪》:“簿其珍寶畜産,名馬三十餘萬匹,牛羊四百餘萬頭。”《南齐书·周山图传》:“盜發 桓温 塚,大獲寳物。客竊取以遺 山圖 , 山圖 不受,簿以還官。”《新唐书·唐俭传》:“盡簿 懷恩 貲産賜 儉 。”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後序》:“收書既成, 歸來堂 起書庫大橱,簿甲乙,置書册。”3.文书。 唐 刘禹锡 《因论·讯甿》:“今爾曹之來也,欣欣然似恐後者,其聞有勞徠之簿歟,蠲復之條歟,振贍之格歟?”4.指记录审问材料或罪人供词的文状。《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將軍使長史急責 廣 之幕府對簿。”5.手板;朝笏。《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宓 以簿擊頰。” 裴松之 注:“簿,手版也。”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點綴簿上字,趨蹌閣前鈴。” 方世举 注:“簿,手版也。縣令詣刺史,當手版致敬,點綴其字,蓋備應對之詞,所謂笏記也。”6.卤簿。古代帝、后、王公、大臣等外出时的侍从仪仗。《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鼓嚴簿,縱獵者。”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簿,鹵簿也。”《梁书·王僧孺传》:“道遇中丞鹵簿,驅迫溝中。”参见“ 鹵簿 ”。7.指资历。《汉书·翟方进传》:“先是 逢信 已從高弟郡守歷京兆、太僕爲衛尉矣,官簿皆在 方進 之右。” 颜师古 注:“簿,謂伐閲也。”8.官名。指主簿一类官职,因负责文书簿籍故多称簿,历朝皆有,如 汉 代的主簿, 唐 代的司簿、典簿、掌簿、亦简称簿。 簿2 [bó ㄅㄛˊ] [《廣韻》傍各切,入鐸,並。] 通“ 箔1 ”。 蚕帘,一种用竹篾等编成的养蚕器具。《太平广记》卷四九三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本爲簿上蠶,今作機上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