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繖 汉语拼音sǎn 五笔编码 xae xaet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78  更新时间:2013/8/27 22:50:15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繖”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7E56
【GBK编码】BF99
【笔画数】18
【笔顺】554444122125113134
【汉语拼音】sǎn
【拼音编码】 san3
【五笔编码】 xae xaet
【繁体字】
【郑码】ZEQM
【注音符号】ㄙㄢˇ
【广东话】saan3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繖 sǎn <释义1>同“伞”①。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繖1 [sǎn ㄙㄢˇ] [《廣韻》蘇旱切,上旱,心。] “ 傘1 ”的古字。 1.遮阳挡雨的用具。《晋书·王雅传》:“將拜,遇雨,請以繖入。”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一人捉繖,繖狀如毛羽,又似綵帛,斑駁可愛。”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许提刑》:“吾夢父子持繖行雨中,已而大風起,吹三繖皆半裂飛去。” 清 王晫 《今世说·任诞》:“ 柏斯民 性僻山水,嘗寓 西湖 。一日,冒雨執繖,獨上 北高峯 頂。”2.古代仪仗之一种。《左传·定公四年》“備物、典策” 唐 孔颖达 疏:“當謂國君威儀之物,若今繖、扇之屬。” 宋 杨万里 《四月五日迎驾起居口号》:“小臣再得瞻黄繖,兩鬢星星不滿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逢龍 遂自稱總統兵馬大元帥,黄繖鳴金呵殿,踞閲馬廠官廳南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