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藉 汉语拼音jiè,jí 五笔编码 adi adij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77 更新时间:2013/9/13 12:20:10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藉”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85C9 【GBK编码】BDE5 【笔画数】17 【笔顺】12211123412212511 【汉语拼音】jiè,jí 【拼音编码】 jie4 ji2 【五笔编码】 adi adij 【繁体字】 【郑码】ECEK 【注音符号】ㄐㄧㄝˋ,ㄐㄧˊ 【广东话】ze3 ze6 zik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藉 jiè <释义1>垫在下面的东西。 <释义2>衬垫:枕~。 <释义3>同“借”③④。 <释义4>抚慰:慰~。 <释义5>含蓄:蕴~。 <释义6>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藉 jí <释义1>践踏,凌辱:“人皆~吾弟”。狼~。 <释义2>进贡:“其~于成周”。 <释义3>〔~~〕同“籍籍”。 <释义4>姓。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藉1 [jiè ㄐㄧㄝˋ] [《廣韻》慈夜切,去禡,從。] “ 籍2 ”的被通假字。亦作“ 耤2 ”。 1.古时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楚辞·九歌》:“蕙肴蒸兮蘭藉。”《汉书·郊祀志上》:“ 江 淮 間一茅三脊爲神藉。”2.以物衬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四:“簪金藉綺升曲筵。”《新唐书·颍王璬传》:“ 璬 濟江,舟中以綵席藉步,命徹之,曰:‘此可寢,奈何踐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陈宝祠》:“ 氜 驚惶失足,墮深壑中,幸爲落葉所藉,不致損傷。”3.坐卧在某物上。《汉书·佞幸传·董贤》:“嘗晝寢,偏藉上褏,上欲起, 賢 未覺,不欲動 賢 ,乃斷褏而起。” 颜师古 注:“藉謂身卧其上也。” 唐 温庭筠 《秋日》诗:“芳草秋可藉,幽泉曉堪汲。” 明 何景明 《大梁行》:“朝登古城口,夕藉古城草。”4.助,有助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談笑。” 明 吕坤 《答姜养冲书》:“更有餘閒,講求 胡 註《資治通鑑》,或《紀事本末》,考鏡已往,有藉將來。”5.宽厚有涵养。参见“ 藴藉 ”。6.抚慰;安慰。参见“ 慰藉 ”。7.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史记·陈涉世家》:“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宋 陆游 《书浮屠事》:“於虖!世多詆浮屠者,然今之士有如 一 ( 法一 )之能規其友者乎?藉有之,有如 杲 ( 宗杲 )之能受者乎?” 清 黄钧宰 《金壶遯墨·视鬼》:“無以自别於羣鬼之中,藉非 金 僕碧睛,世烏得而辨之哉!”8.同“ 借 ”。因;凭借;依托。《管子·内业》:“彼道自來,可藉與謀。” 尹知章 注:“藉,因也。因其自來而與之謀。”《商君书·开塞》:“故王者以賞禁,以刑勸,求過不求善,藉刑去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叔文 欲專兵柄,藉 希朝 年老舊將,故用爲將帥。”参见“ 藉口 ”。 藉2 [jí ㄐㄧˊ] [《廣韻》秦昔切,入昔,從。] 1.践踏;凌辱。《吕氏春秋·慎人》:“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不禁。” 高诱 注:“藉猶辱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 司马贞 索隐引 晋灼 曰:“藉,蹈也。以言蹂藉之。”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踏藉盤案翻,終日憎赤幘。”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 吴縣 穹隆山 大石,自麓移立山半,石所經,草木皆壓藉。”2.贡献;进献。《穀梁传·哀公十三年》:“ 吴 ,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欲因 魯 之禮,因 晉 之權,而請冠端而襲,其藉于 成周 ,以尊天王。” 范宁 注:“藉謂貢獻。”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阳羡书生》:“留大銅盤可二尺廣,與 彦 别曰:‘無以藉君,與君相憶也。’”3.盛;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陸生 以此游 漢 廷公卿閒,名聲藉甚。”《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肴蔌芬藉,觴醳泛浮。” 刘良 注:“魚肉曰肴。菜蔬曰蔌。芬,香也。藉,多也。” 唐 陈羽 《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诗:“桂條攀偃蹇,蘭葉藉參差。”4.顾念;顾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把那弓箭解,刀斧撇,旌旗鞍馬都不藉。”《全元散曲·一机锦·离思》:“他把奴全然不藉,直恁的信音絶,誰知你到今心性别。”5.用绳缚。6.通“ 籍 ”。藉田。《礼记·祭义》:“是故昔者天子爲藉千畝,冕而朱紘,躬秉耒。諸侯爲藉百畝,冕而青紘,躬秉耒。” 郑玄 注:“藉,藉田也。” 宋 苏轼 《玉津园》诗:“千畝何時躬帝藉,斜陽寂歷鎖雲莊。”参见“ 藉2田 ”。7.通“ 籍 ”。耕种藉田。《韩非子·难一》:“ 舜 其信仁乎,乃躬藉處苦而民從之。”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不藉》:“古之必藉千畝者,禮之飾也。”8.通“ 籍 ”。登记;记。《晏子春秋·问下一》:“﹝ 景公 ﹞命吏計公掌之粟,藉長幼貧氓之數,吏所委發廪出粟,以予貧民者三千鍾。”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噫!造物者之設是久矣,而盡之於今,余其可以無藉矣。”9.通“ 籍 ”。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 張 惶遽,急稱病謝事,上猶下温旨,賜羊酒慰之,不信宿而詔藉 張 矣。”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禁廟宇寺觀,既成者還其俗,焚其書,改其室爲禮拜堂,藉其資爲醫院等院。”10.通“ 籍 ”。赋税。《诗·大雅·韩奕》:“實墉實壑,實畝實藉。” 郑玄 注:“藉,税也。”《晏子春秋·谏下一》:“ 景公 藉重而獄多,拘者滿圄,怨者滿朝。” 胡適 《井田辨》三:“藉即是赋,或者平时的征收叫做藉,军兴时的临时徭役车徒叫做赋。”11.通“ 阼 ”。势位。《韩非子·三守》:“因傳柄移藉,使殺生之機、奪子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12.通“ 笮 ”。压迫。《墨子·备高临》:“强弩之,技機藉之。” 孙诒让 间诂:“此有捝誤、當作‘强弩射之,校機藉之。’……‘藉’當讀爲‘笮’,聲近叚借。《説文·竹部》:‘笮,迫也。’謂發機厭笮殺敵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