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藜 汉语拼音lí 五笔编码 atq atqi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61 更新时间:2013/9/13 14:49:31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藜”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85DC 【GBK编码】DEBC 【笔画数】18 【笔顺】122312343533424134 【汉语拼音】lí 【拼音编码】 li2 【五笔编码】 atq atqi 【繁体字】 【郑码】EMOK 【注音符号】ㄌㄧˊ 【广东话】lai4 lei4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藜 lí <释义1>〔~芦〕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药。 <释义2>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亦称“灰条菜”):~仗。~藿(指粗劣的饭菜)。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藜1 [lí ㄌㄧˊ] [《廣韻》郎奚切,平齊,來。] 亦作“ 蔾1 ”。 1.称灰藋、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茎可为杖。《左传·昭公十六年》:“斬之蓬、蒿、藜、藋,而共處之。”《汉书·郊祀志上》:“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吾安藜不糝,汝貴玉爲琛。”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他﹞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2.指藜杖。 唐 姚合 《道旁亭子》诗:“南陌遊人迴首去,東林過者杖藜歸。” 宋 苏轼 《东新桥》诗:“我亦壽使君,一言聽扶藜。” 清 赵执信 《久旱喜雨》诗:“杖藜侵曉出,積潦浮小庭。”3.指藜火。 清 顾炎武 《拟唐人五言八韵·班定远投笔》:“ 太乙 藜初降, 蘭臺 露未晞。”参见“ 藜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