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蝟 汉语拼音wèi 五笔编码 jle jleg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264 更新时间:2013/9/15 17:02:45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蝟”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875F 【GBK编码】CE6F 【笔画数】15 【笔顺】251214251212511 【汉语拼音】wèi 【拼音编码】 wei4 【五笔编码】 jle jleg 【繁体字】 【郑码】IKQ 【注音符号】ㄨㄟˋ 【广东话】wai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蝟 wèi <释义1>同“猬”。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蝟1 [wèi ㄨㄟˋ] [《廣韻》于貴切,去未,云。] 1.兽名。今作“猬”。状如鼠而较大,长尺许,毛多而密,尖锐如刺,遇敌则团缩,毛攒起竖立,故俗称刺猬。穴土而居,昼伏夜出,食田间害虫。《史记·龟策列传》:“蝟辱於鵲。”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蝟能制虎,見鵲仰地。” 唐 杜甫 《前苦寒行》之一:“ 漢 時 長安 雪一丈,牛馬毛寒縮如蝟。” 仇兆鳌 注引《炙毂子》:“蝟似鼠,性獰鈍,物少犯則毛刺攢起。”2.指竖起的猬毛。 明 郑仲夔 《耳新·陈风》:“ 赤溪 在 新城 南五里,桃花夾岸近萬株,下臨江水,開時觀者如蝟。”3.指猬毛。形容众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或則垣内,張蓋往回,敵疑主將,發矢蝟來,因資於敵,其巧莫階。”参见“ 蝟合 ”、“ 蝟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