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螺 汉语拼音luó 五笔编码 jlx jlxi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222 更新时间:2013/9/16 7:43:15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螺”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87BA 【GBK编码】C2DD 【笔画数】17 【笔顺】25121425121554234 【汉语拼音】luó 【拼音编码】 luo2 【五笔编码】 jlx jlxi 【繁体字】 【郑码】IKZ 【注音符号】ㄌㄨㄛˊ 【广东话】lo4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螺 luó <释义1>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蛳。田~。海~。~号。~钿。法~(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释义2>像螺壳纹理的:~纹。~旋。~钉。~母。~栓。~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释义3>同“脶”。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螺1 [luó ㄌㄨㄛˊ] [《廣韻》落戈切,平戈,來。] 亦作“ 蠃2 ”。 1.具有回旋形贝壳的软体动物。种类很多。贝壳大者可作酒杯,吹器。壳的内面,光泽华美,可用以镶嵌漆器。 汉 王充 《论衡·偶会》:“月毁於天,螺消於淵。” 晋 陶潜 《搜神後记》卷五:“﹝ 謝端 ﹞後於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文官果》:“文官果即檳榔果也。肉旋如螺,實初成甘香,久則微苦。”2.螺杯的省称。 北周 庾信 《园庭》诗:“香螺酌美酒,枯蚌藉蘭殽。” 倪璠 注:“《西京雜記》曰:‘ 趙飛燕 爲皇后,其女弟上穟,有香螺巵,出南海,一名丹螺。’《王子年拾遺記》曰:‘ 漢武帝 思懷 李夫人 ,侍者覺帝容慚怨,乃進洪梁之酒,酌以文螺之巵。巵出 波祗 之國。’知螺可用爲酒巵也。”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五:“傾緑蟻,泛紅螺。閒邀女伴簇笙歌。”3.螺髻的省称。 宋 侯寘 《浣溪沙·三衢陈签上作》词:“雙綰香螺春意淺,緩歌金縷 楚 雲留。”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鬆人鬢脚的山尖山,高聳聳峯頂堆螺。”参见“ 螺髻 ”。4.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借指青山。 宋 韩琦 《北塘春雨》诗:“晴來西北憑欄望,拂黛遥峯濯萬螺。” 宋 陆游 《初夏郊行》诗:“破雲山踴千螺翠,經雨波涵一鏡秋。”《西游记》第十七回:“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弄嵐光。”5.螺子黛的省称。 元 陈旅 《白画眉图》诗:“ 隋 家宫妓埽長蛾,銷盡 波斯 萬斛螺。” 清 魏源 《天台纪游》诗之四:“十步九步峯,層黛層螺畫。” 郁达夫 《题〈阴符夜读图〉後寄荃君》诗之一:“十年風雪阻關河,未辦晨妝半斛螺。”参见“ 螺子黛 ”。6.墨的量词。亦代称墨。《初学记》卷二一引 晋 陆云 《与兄书》:“ 曹公 藏石墨數十萬斤……今送二螺。” 清 金农 《汾州于郎中灏远贶隃麋戏报》诗之一:“古香清不醭,一挺復一螺。”7.军中或僧道所用乐器法螺的省称。《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出則乘象,吹螺擊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我兵乘霧夜渡數百騎,據阜鳴螺樹幟,防江兵倉猝潰遁。”8.螺旋形的指纹。 宋 苏轼 《前怪石供》:“石似玉者……多紅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之螺,精明可愛。”参见“ 螺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