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蟾 汉语拼音chán 五笔编码 jqd jqdy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52  更新时间:2013/9/16 16:43:51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蟾”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87FE
【GBK编码】F3B8
【笔画数】19
【笔顺】2512143513344111251
【汉语拼音】chán
【拼音编码】 chan2
【五笔编码】 jqd jqdy
【繁体字】
【郑码】IROS
【注音符号】ㄔㄢˊ
【广东话】sim4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蟾 chán <释义1>〔~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蟾1 [chán ㄔㄢˊ] [《廣韻》職廉切,平鹽,章。] [《廣韻》視占切,平鹽,禪。] 1.蟾蜍。俗称癞蛤蟆。 金 元好问 《蟾池》诗:“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張頤怒於虎。”参见“ 蟾蜍 ”。2.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指月亮、月光。 唐 李白 《雨後望月》诗:“四郊陰靄散,開户半蟾生。” 前蜀 韦庄 《三堂东湖作》诗:“蟾投夜魄當湖落,嶽倒秋蓮入浪生。”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诗:“蟾吐寒光呈皎潔,桂排疎影甚分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二:“誤我歸期知幾許,蟾圓十一度無多。”参见“ 蟾兔 ”。3.蟾蜍形状的器物。古代建筑上的一种承溜装置。 唐 杜牧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诗:“水殿半傾蟾口澀,爲誰流下蓼花中。” 宋 陆游 《闲中书事》诗:“堂上清風生玉麈,澗中寒溜注銅蟾。”4.蟾蜍形状的器物。文房用的水盂。 宋 陆游 《风流子》词:“蟾滴夜寒,水浮微凍,鳳箋春麗,花砑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