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贄 汉语拼音zhì 五笔编码 fufm rvym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52 更新时间:2013/9/26 14:16:05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贄”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8D04 【GBK编码】D997 【笔画数】18 【笔顺】121431123542511134 【汉语拼音】zhì 【拼音编码】 zhi4 【五笔编码】 fufm rvym 【繁体字】 【郑码】BUQL 【注音符号】ㄓˋ 【广东话】zi3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贄 zhì <释义1>见“贽”。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贄1 [zhì ㄓˋ] [《廣韻》脂利切,去至,章。] “ 贽1 ”的繁体字。 1.初次见人时所执的礼物。《书·舜典》:“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 孔 传:“玉、帛、生、死,所以爲贄以見之。” 孔颖达 疏:“一死是雉,二生是羔鴈也。”《战国策·秦策二》:“不如重其贄,厚其禄以迎之。” 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贼》:“納師資之贄,揖而進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求觀者皆以貲酒贄,由此奇貨居之。”2.执物以求见;赠送。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四方諸侯之争辯者無所質正,咸賓祭於 徐 ,贄玉帛死生之物于 徐 之庭者三十六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傅伯寿以启擢用》:“ 韓侂胄 用事, 伯壽 首以啓贄之。”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狐报仇》:“明日謹奉賃約,贄以 閩 幣名果。”3.手执。引申为掌握。参见“ 贄御 ”、“ 贄藝 ”。4.一束,一卷。 明 徐渭 《卖画》诗:“一束丹青半贄詩,稍如吏部 長安 時。” 贄2 [zhí ㄓˊ] [《集韻》陟立切,入緝,知。] “ 贽2 ”的繁体字。 见“ 贄2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