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逋 汉语拼音bū 五笔编码 gehp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69 更新时间:2013/10/5 13:50:13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逋”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00B 【GBK编码】E5CD 【笔画数】10 【笔顺】1251124454 【汉语拼音】bū 【拼音编码】 bu1 【五笔编码】 gehp 【繁体字】 【郑码】WFB 【注音符号】ㄅㄨˉ 【广东话】bou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逋 bū <释义1>逃亡:~逃。~迁。~荡。 <释义2>拖欠:~负。~租。~债。 <释义3>拖延:~留(逗留)。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逋1 [bū ㄅㄨ] [《廣韻》博孤切,平模,幫。] 1.逃窜,逃亡。《左传·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逃歸其國。” 杜预 注:“逋,亡也。” 唐 韩愈 《刘统军碑》:“ 蔡 卒幸喪,圍我 許 郛;新師不牢,劻勷將逋。”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殺的那 楚 項羽 促律律向北忙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訊問來何以故,曰:‘ 悉檀長老 命來候相公者。’余知僕逋矣。”2.指逃亡的人。《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可以懷遠,可以柔逋。”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於是民業有經,公無負租,流逋四歸。”3.拖欠,积欠。《汉书·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於是免屬州負逋之緡錢廿有四萬,米三萬二千斛。” 章炳麟 《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丁口少多無所匿,賦税厚重無所逋。”4.指所欠赋税债物。 宋 叶適 《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志铭》:“公請諸司合奏,釋舊逋,禁預借,百年弊事絶矣。” 清 张岱 《快园道古·经济》:“上曰:‘積逋不償,民困可知,若逮其官,必責於民,民重困矣!’并所逋赦之。”5.引申指拖欠未了之事。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新版後记》:“续成此书,了此宿逋。”6.懈怠;稽迟;拖延。《晋书·蔡谟传》:“於是公卿奏曰:‘司徒 謨 頃以常疾,久逋王命。’”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 常山 幽都,孰陪孰扶,天施不留,其討不逋。”参见“ 逋慝 ”。7.通“ 膊 ”。暴露。 汉 扬雄 《法言·先知》:“病者獨,死者逋。” 俞樾 《诸子平议·法言二》:“逋乃膊之假字。膊從尃聲,尃從甫聲,逋亦從甫聲,故得通用……《方言》:‘膊,暴也。 燕 之外郊 朝鮮 洌水 之閒,凡暴肉發人之私,披牛羊之五藏謂之膊。’然則‘死者膊’猶言暴露也,正與上文‘死者葬’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