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阨 汉语拼音è 五笔编码 bdb bdbn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44 更新时间:2013/10/18 17:27:19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阨”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628 【GBK编码】EA69 【笔画数】6 【笔顺】521355 【汉语拼音】è 【拼音编码】 e4 【五笔编码】 bdb bdbn 【繁体字】 【郑码】YGYY 【注音符号】ㄜˋ 【广东话】ak1 ngak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阨 è <释义1>同“厄”②③。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阨1 [è ㄜˋ] [《集韻》乙革切,入麥,影。] “ 隘2 ”的被通假字。 1.困厄;困窘。《孟子·万章上》:“是時 孔子 當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不推人於險,不迫人於阨。”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 楊大 後因阨于大婦,仍返 邗溝 。”2.谓使困厄。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 宋襄公 曰:‘不鼓不成列,不阨人。’”3.控制;扼守。 唐 段文昌 《平淮西碑》:“總 宣武 、 淮南 、 宣歙 、 浙西 、 徐泗 ,凡五軍,阨固始之險。” 明 袁宏道 《荆州修复北城碑记》:“時平則百雉爲具,一旦有警,無寸嶮可阨。”《清史稿·铭安传》:“東北與 俄 接壤,舊設卡倫,無兵駐守。迺遣將分阨要塞。” 阨2 [ài ㄞˋ] [《集韻》烏懈切,去卦,影。] 1.狭窄,狭小。《左传·昭公元年》:“彼徒我車,所遇又阨。” 陆德明 释文:“阨,本又作隘。”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川阨流迅,水有驚波之艱。”《文选·左思〈吴都赋〉》:“國有鬱鞅而顯敞,邦有湫阨而踡跼。” 李周翰 注:“阨,小。”2.指险阻之处,险要之地。《吴子·应变》:“避之于易,邀之于阨。”3.指险要。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一》:“生平遊屐,斯爲最阨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