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隳 汉语拼音huī,duò 五笔编码 bdan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0 更新时间:2013/10/19 15:07:04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隳”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6B3 【GBK编码】E3C4 【笔画数】17 【笔顺】52131212511342444 【汉语拼音】huī,duò 【拼音编码】 hui1 duo4 【五笔编码】 bdan 【繁体字】 【郑码】YGOU 【注音符号】ㄏㄨㄟˉ,ㄉㄨㄛˋ 【广东话】fai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隳 huī <释义1>毁坏;崩毁:“~人之城郭。” ===================== 隳 duò <释义1>古通“惰”,懒惰。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隳1 [huī ㄏㄨㄟ] [《廣韻》許規切,平支,曉。] 亦作“ 隓1 ”。 1.毁坏;废弃。《老子》:“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 陆德明 释文:“隳,毁也。”《吕氏春秋·必己》:“合則離,愛則隳。” 高诱 注:“隳,廢也。” 宋 叶適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清河 溢,隳城千丈。” 明 唐顺之 《公移·牌》:“若一疏虞,是隳前功而招後罪也。”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一夫作難,七廟以隳。”2.通“ 惰 ”。懈怠。《韩非子·八奸》:“是以賢者懈怠而不勸,有功者隳而簡其業,此亡國之風也。”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隳、墮二字並與惰通。” 唐 韩愈 《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四十餘年,或裨或專,攻牢保危,爵位已隮,既明且慎,終老無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