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霑 汉语拼音zhān 五笔编码 fih fihk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0 更新时间:2013/10/20 9:58:03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霑”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711 【GBK编码】EB95 【笔画数】16 【笔顺】1452444444121251 【汉语拼音】zhān 【拼音编码】 zhan1 【五笔编码】 fih fihk 【繁体字】 【郑码】FVIJ 【注音符号】ㄓㄢˉ 【广东话】zim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霑 zhān <释义1>同“沾”①。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霑1 [zhān ㄓㄢ] [《廣韻》張廉切,平鹽,知。] 1.浸润;沾湿。《诗·小雅·信南山》:“既霑既足,生我百穀。” 孔颖达 疏:“既已沾潤,既已豐足。”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掩金觴而誰御,横玉柱而霑軾。” 清 方苞 《七思·妻蔡氏》:“暑霑襦兮寒栗膚,隨冢婦兮饋中厨。”2.因接触而黏附着。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清露被臯蘭,凝霜霑野草。” 宋 梅尧臣 《陶者》诗:“十指不霑泥,鱗鱗居大厦。”3.谓挨上关系。 唐 杜甫 《白小》诗:“細微霑水族,風俗當園蔬。”4.受益;沾光。亦指使受益。《韩非子·诡使》:“今戰勝攻取之士,勞而賞不霑。” 汉 扬雄 《长杨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 唐 杜甫 《野人送朱樱》诗:“憶昨賜霑門下省,退朝擎出 大明宫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民亦得霑其餘潤,藉以存活者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