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餲 汉语拼音ài 五笔编码 qnjn wpjn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74  更新时间:2013/10/24 12:57:27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餲”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932
【GBK编码】F067
【笔画数】17
【笔顺】34451154251135345
【汉语拼音】ài
【拼音编码】 ai4
【五笔编码】 qnjn wpjn
【繁体字】
【郑码】OXKR
【注音符号】ㄞˋ
【广东话】aai3 aat3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餲 ài <释义1>(食物)经久而变味:“食饐而~。”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餲1 [ài ㄞˋ] [《廣韻》於犗切,去夬,影。] [《廣韻》於罽切,去祭,影。] [《廣韻》烏葛切,入曷,影。] 1.食物经久而腐臭变味。《论语·乡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饐、餳,臭味變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火·芦火竹火》:“觀夫茶味之美惡,飯味之甘餲,皆係于水火烹飪之得失,即可推矣。” 清 黄叔璥 《台海使槎录》卷七:“又有香米,倍長大,味醇氣馥,爲飯,逾二三日香美不餲,每歲種植,只供一年自食,不交易。”2.物品变臭。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器用》:“﹝墨法﹞所忌者天陰,陰則墨餲矣。” 餲2 [hé ㄏㄜˊ] [《廣韻》胡葛切,入曷,匣。] 寒具的别名。又称馓子。一种油炸食品。《太平御览》卷八六○引 汉 服虔 《通俗文》:“寒具謂之餳。”参见“ 寒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