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髁 汉语拼音kē 五笔编码 mej mejs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79 更新时间:2013/10/27 19:17:56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髁”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AC1 【GBK编码】F7C1 【笔画数】17 【笔顺】25545251125111234 【汉语拼音】kē 【拼音编码】 ke1 【五笔编码】 mej mejs 【繁体字】 【郑码】LWKF 【注音符号】ㄎㄜˉ 【广东话】fo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髁 kē <释义1>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髁1 [kē ㄎㄜ] [《廣韻》苦卧切,去過,溪。] [《廣韻》苦禾切,平戈,溪。] 1.股骨。《说文·骨部》:“髁,髀骨也。” 段玉裁 注:“髀骨,猶言股骨也。《醫經》亦謂之股骨。”2.尾骨。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三苍篇》:“髁,尻骨。”3.膝骨。《广韵·平戈》:“髁,膝骨。” 鲁迅 《彷徨·示众》:“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4.踝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羣兒坌涌,各持磚瓦擊其髁……次日,家人覓之歸,兩足青紫。”5.不正貌。一说,谨刻。《集韵·上馬》:“髁,謑髁,不正皃;一曰謹刻。”参见“ 謑2髁 ”。6.通“ 裸 ”。参见“ 髁身 ”。 髁2 [kuà ㄎㄨㄚˋ] [《廣韻》苦瓦切,上馬,溪。] 髋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四肢部》:“胯骨即髖骨也。又名髁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