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髭 汉语拼音zī 五笔编码 deh dehx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0 更新时间:2013/10/28 9:29:38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髭”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9AED 【GBK编码】F7DA 【笔画数】16 【笔顺】1211154333212135 【汉语拼音】zī 【拼音编码】 zi1 【五笔编码】 deh dehx 【繁体字】 【郑码】CHIR 【注音符号】ㄗˉ 【广东话】zi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髭 zī <释义1>嘴上边的胡子:~须。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髭1 [zī ㄗ] [《廣韻》即移切,平支,精。] 1.嘴唇上边的胡子。 唐 周繇 《送入蕃使》诗:“早終册禮朝天闕,莫遣虯髭染塞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余友 畢怡庵 ,倜儻不羣,豪縱自喜;貌豐肥,多髭,士林知名。”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捻着稀微的短髭说道:‘不要说 范墓 ,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2.泛指胡须。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参见“ 髭鬢 ”。3.动物嘴上的胡须。《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馬者, 寒風是 (氏)相口齒, 麻朝 相頰, 子女厲 相目, 衞忌 相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杀虎张》:“吾聞生虎之髭剔齒疾,可已風。” 清 宋荦 《乌江》诗:“一間古廟荒煙外,野鼠銜髭上几筵。”4.方言。毛发直竖张散。参见“ 髭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