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7BAD 【GBK编码】BCFD 【笔画数】15 【笔顺】314314431251122 【汉语拼音】jiàn 【拼音编码】 jian4 【五笔编码】 tue tuej 【繁体字】 【郑码】MUQK 【注音符号】ㄐㄧㄢˋ 【广东话】zin3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箭 jiàn <释义1>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镞。~头。~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释义2>箭能射到的距离:一~之遥。~步。 <释义3>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箭1 [jiàn ㄐㄧㄢˋ] [《廣韻》子賤切,去線,精。] 1.竹名。细小而劲实,可作箭杆。《说文·竹部》:“箭,矢竹也。” 王筠 句读:“《衆經音義》:箭,矢竹也。大身小葉曰竹,小身大葉曰箭。” 宋 梅尧臣 《送张待制知越州》诗:“ 越 箭抽萌供美茹, 秦 山堆翠照高牙。”2.搭在弓上发射的武器。古代一般用竹制,尖端有金属的头。近代射箭运动的箭用柳藤装上箭镞制成。国际比赛用箭以木或金属制成,杆细镞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天下鍛甲砥劍,橋箭累弦,轉輸運糧,未見休時,此天下之所共憂也。”《方言》第九:“箭,自 關 而東謂之矢, 江 淮 之間謂之鍭, 關 西曰箭。”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桓石虔 徑拔虎箭,虎伏不敢動。”3.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周礼·夏官·挈壶氏》“分以日夜” 汉 郑玄 注:“漏之箭,晝夜共百刻。” 北齐 邢邵 《献武皇帝寺铭》:“六時靡惑,非待壺箭之功。” 唐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顔。”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靈虬傳夕箭,歸馬散霜蹄。” 仇兆鳌 注引 陆倕 《新漏刻铭》:“靈虬承注,陰蟲吐噏。銅史司刻,金徒抱箭。”4.古代博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秦昭王 令工施鈎梯而上 華山 ,以松柏之心爲博,箭長八尺,棊長八寸,而勒之曰:‘ 昭王 嘗與天神博於此矣。’”5.量词。用于距离。 明 唐顺之 《行总督军门胡手本》:“職遂前至誘兵所,見誘兵亦怯甚,巢尚三箭遠,不能怒賊。”《儒林外史》第一回:“就在我這大門過去兩箭之地,便是 七泖湖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跑了一箭多路,一頭撞到一頂轎子上,把那轎子裏的官幾乎撞了跌下來。”6.量词。兰花一茎为一箭。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回头看,几箭兰花在一个汝窑钵上开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