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二 汉语拼音èr 五笔编码 fg fgg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9  更新时间:2013/5/22 3:26:20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二”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4E8C
【GBK编码】B6FE
【笔画数】2
【笔顺】11
【汉语拼音】èr
【拼音编码】 er4
【五笔编码】 fg fgg
【繁体字】
【郑码】BD
【注音符号】ㄦˋ
【广东话】ji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二 èr <释义1>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释义2>双,比:独一无~。 <释义3>两样,别的:~话。不~价。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二1 [èr ㄦˋ] [《廣韻》而至切,去至,日。] “ 弍1 ”的今字。 1.数词。一加一所得。《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2.序数。第二。《墨子·七患》:“城郭溝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適國至境,四鄰莫救,二患也。” 唐 韩愈 《春雪》诗:“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3.副。与“正”相对。同“ 贰 ”。《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謀仕,唯卜之日稱二君。” 郑玄 注:“卜之日,謂君有故而爲之卜也。二當爲貳。唯卜之時,辭得曰:君之貳,某爾。”4.再次;两次。《南齐书·礼志上》:“醴則唯一而已,故醴辭無二。”《宋史·吴璘传》:“此 孫臏 三駟之法,一敗而二勝也。”5.倍;加倍。《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勝之國,帶 河 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 秦 得百二焉。” 司马贞 索隐引 虞喜 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諸侯持戟百萬, 秦 地險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蓋言 秦 兵當二百萬也。‘ 齊 得十二’亦如之。” 顾炎武 《日知录·史记注》:“古人謂倍爲二。‘ 秦 得百二’,言百倍也;‘ 齊 得十二’,言十倍也。”《韩诗外传》卷四:“夫上堂之禮,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趨乎?今君授幣也卑,臣敢不跪乎?”6.并列。《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德侔往初,功無與二。”《宋史·杨存中传》:“ 楊存中 唯命東西,忠無與二,朕之 郭子儀 也。”7.两样;不同。《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則下一矣,上二則下二矣。”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輸直,不二價,而人無異辭。”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四》:“《詩》三百篇即古人之韻譜。經之與韻,本無二也。”8.谓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 朱子 正欲一之,反謂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視 卬 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輕臣也。” 高诱 注:“二,疑也。臣見疑則不重矣。”《後汉书·齐武王縯传》:“將軍 張卬 拔劒擊地曰:‘疑事無功。今日之議,不得有二。’” 宋 宋祁 《宋景文杂说》卷下:“任賢而二,五 堯 不治。”10.二心;不遵从。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若縱懷二,奸亂必漸。” 宋 范仲淹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詩:“先王制禮經,祠爲國大事,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河上公 注:“一生陰與陽也。” 汉 刘向 《説苑·辨物》:“夫占變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陰陽之數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誕授命世;體三才之茂,踐得二之機。” 李善 注引《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12.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易·繫辞上》:“天一,地二。” 孔颖达 疏:“此言天地陰陽自然奇偶之數也。”《汉书·律历志上》:“地之數始於二,終於三十。”《後汉书·楊震传》:“《易》曰:‘無攸遂在中饋’” 李贤 注引 汉 郑玄 曰:“二为陰爻。”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二,言所爲;五,不言所爲。二,臣道也,以任事爲忠;五,君道也,以任人爲大。二勝其任,則五可無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