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俳 汉语拼音pái 五笔编码 wdjd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6 更新时间:2013/6/1 11:28:33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俳”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4FF3 【GBK编码】D9BD 【笔画数】10 【笔顺】3221112111 【汉语拼音】pái 【拼音编码】 pai2 【五笔编码】 wdjd 【繁体字】 【郑码】NKC 【注音符号】ㄆㄞˊ 【广东话】paai4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俳 pái <释义1>古代指杂戏、滑稽戏:优~。 <释义2>演杂戏的艺人:~优。~倡。 <释义3>诙谐,玩笑,滑稽,幽默:~文。~谐。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俳1 [pái ㄆㄞˊ] [《廣韻》步皆切,平皆,並。] 1.杂戏。《史记·李斯列传》:“是時 二世 在 甘泉 ,方作觳抵優俳之觀。”2.指表演杂戏的人,俳优。《汉书·广川王去传》:“後 去 數置酒,令倡俳臝戲坐中,以爲樂。” 颜师古 注:“俳,雜戲者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遣 劉岱 。 王忠 擊之,不克。” 裴松之 注引《魏略》:“五官將知 忠 ( 王忠 )嘗噉人,因從駕出行,令俳取冢間髑髏繫著 忠 馬鞍,以爲歡笑。”参见“ 俳優 ”。3.诙谐,滑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用事切当》:“其用事可謂中的,然或者則謂失之俳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陸 詩語俳體不俳也。”参见“ 俳諧 ”。4.对偶,骈俪。 章炳麟 《文体略》自注:“案 宋 代以來,言文章者,皆謂儷語爲俳。”参见“ 俳偶 ”。5.病废,瘫痪。《素问·脉解》:“内奪則厥,則爲瘖俳,此腎虚也。” 王冰 注:“俳,廢也……腎氣内奪而不順,則舌瘖足廢。”6.姓。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姓氏志》:“《新城舊事》云,邑有仉姓、俳姓、其姓、見姓。” 俳2 [pái ㄆㄞˊ] [《集韻》蒲枚切,平灰,並。] 通“ 徘1 ”。 《淮南子·本经训》:“民純樸則目不營於色,耳不淫於聲,坐俳而歌謡,被髮而浮游。”参见“ 俳2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