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冬 汉语拼音dōng 五笔编码 tuu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88  更新时间:2013/6/5 20:05:23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冬”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1AC
【GBK编码】B6AC
【笔画数】5
【笔顺】35444
【汉语拼音】dōng
【拼音编码】 dong1
【五笔编码】 tuu
【繁体字】鼕
【郑码】RSTD
【注音符号】ㄉㄨㄥˉ
【广东话】dung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冬 dōng <释义1>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 <释义2>姓。 <释义3>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冬1 [dōnɡ ㄉㄨㄥ] [《廣韻》都宗切,平冬,端。] 亦作“ 昸1 ”。 1.一年四季的最后一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书·洪範》:“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邯鄲 有故宫基存焉,中有 趙王 之果園,梅李至冬而花,春得而食。” 宋 陆游 《初入西州境述怀》诗:“茂樹冬不凋,寒花晚猶拆。” 柳青 《种谷记》二:“他准备今冬不买地,用那个力量雇人打土窑。”2.象声词。参见“ 冬冬 ”。3.通“ 終 ”。完结,终了。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子兵法·势》:“冬而復始,日月是□。”通行本“冬”作“終”。4.通“ 終 ”。指自始至终整段时间。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飄風不冬朝,暴雨不冬日。”通行本“冬”作“終”。5.姓。 南北朝 有 冬寿 。见《通志·氏族五》引《前燕录》。6.“ 鼕 ”的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