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咬 汉语拼音yǎo 五笔编码 kuq kuqy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223 更新时间:2013/6/12 17:39:45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咬”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4AC 【GBK编码】D2A7 【笔画数】9 【笔顺】251413434 【汉语拼音】yǎo 【拼音编码】 yao3 【五笔编码】 kuq kuqy 【繁体字】 【郑码】JSOO 【注音符号】ㄧㄠˇ 【广东话】ngaau5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咬 yǎo <释义1>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啮。~噬。~紧牙关。 <释义2>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合。~住扣。 <释义3>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一口~定。乱~好人。 <释义4>狗叫:鸡叫狗~。 <释义5>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字儿。~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释义6>追赶进逼:双方比分~得很紧。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咬1 [yǎo ㄧㄠˇ] [《集韻》五巧切,上巧,疑。] 1.上下牙齿相对,用力夹住或切断压碎东西。 唐 杜甫 《桃竹杖引》:“噫,風塵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雙杖兮吾將曷從!” 前蜀 贯休 《江边祠》诗:“精靈應醉社日酒,白龜咬斷菖蒲根。”《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嘴裏可咬不破這個豆兒。”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捏着拳头的那人牙咬得嘣嘣响。”2.比喻伤害。 周恩来 《学习毛泽东》:“这些人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如果不加提防,他反过头来就会咬你。”3.夹住或相互卡紧。如:这个螺丝母磨损了,咬不住螺丝。4.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邊 王老員外 與女兒併一干鄰佑人等,口口聲聲咬他二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五:“ 刘大娘 嗓门越发压低地说:‘他该不会乱咬吧?’”参见“ 咬扳 ”。5.腐蚀;侵蚀。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永石》:“近又見 金陵 朱士選 侍郎家有一大屏風,四尺許。其上有三峯本佳,以藥咬成,三峯相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蓋其人爲漆所咬,他醫皆不識云。” 黄天明 《边疆晓歌》第八章:“汗水把眼睛咬得涩痛。”6.谓咬舌。《红楼梦》第二十回:“ 寶玉 笑道:‘你學慣了,明兒連你還咬起來呢。’”参见“ 咬舌 ”。7.谓吐字发音。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他一字一板,字音咬得很重。”8.盯住,紧跟不放。 张南生 《遵义会议的光芒》:“那时候夜间行军白天战斗,敌人紧紧咬住屁股,吃不上饭睡不成觉。”9.指狗吠。《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早聽見門裏看家的狗甕聲甕氣如惡豹一般頓着那鎖鏈子咬起來。” 刘半农 《瓦釜集·我说新妇小姐》:“你顺便看一看我里阿黄为啥咬。” 骆宾基 《胶东的“暴民”》:“那狗仿佛知道主人在夸他,也向空咬两声。” 咬2 [jiāo ㄐㄧㄠ] [《廣韻》古肴切,平肴,見。] 见“ 咬2咬 ”。 咬3 [jiǎo ㄐㄧㄠˇ] [《集韻》吉巧切,上巧,見。] 哀切之声。《庄子·齐物论》:“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成玄英 疏:“咬者,哀切聲也。” 咬4 [yāo ㄧㄠ] [《廣韻》於交切,平肴,影。] 见“ 咬4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