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哆 汉语拼音duō 五笔编码 kqq kqqy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64 更新时间:2013/6/12 21:08:09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哆”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4C6 【GBK编码】B6DF 【笔画数】9 【笔顺】251354354 【汉语拼音】duō 【拼音编码】 duo1 【五笔编码】 kqq kqqy 【繁体字】 【郑码】JRRS 【注音符号】ㄉㄨㄛˉ 【广东话】ce2 ci2 do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哆 duō <释义1>〔~嗦〕发抖,战栗,如“冷得打~~”(“ <释义2>嗦”读轻声)。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哆1 [chǐ ㄔˇ] [《廣韻》尺氏切,上紙,昌。] [《廣韻》昌者切,上馬,昌。] [《廣韻》敕加切,平麻,徹。] [《廣韻》陟駕切,去禡,知。] [《廣韻》丁可切,上哿,端。] 1.谓张口。《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陆德明 释文:“哆,昌者反,《説文》云:‘張口也。’” 宋 王安石 《步月》诗:“埭口哆陂陰,要予水西去。”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手指口哆,若中有所解。” 茅盾 《腐蚀·十二月十四日晨》:“K的脸色也变了,哆着口还想说什么。”2.谓扩大。 宋 沈括 《扬州九曲池新亭记》:“廢宫之墳,哆其故堂,博而新之。”3.分散。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羣星從坐,錯落侈侈。”参见“ 哆然 ”。4.放荡;放佚。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述正道而稍邪哆者有矣,未有述邪哆而稍正也。” 汪荣宝 义疏:“邪哆叠字爲義,哆亦邪也。乃迆之假。” 哆2 [duō ㄉㄨㄛ] 1.象声词。形容敲击声。《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張姑娘 含着笑,皺着眉,把兩隻小脚兒點的脚踏兒哆哆哆的亂響。”2.方言。噘起,翘起。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她一定蹙起眉毛,哆起嘴巴,撒着娇。”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五:“脸也似乎没有那么圆,眼也似乎没有那么鼓,嘴也似乎没有那样哆。”3.见“ 哆2哆 ”。4.见“ 哆2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