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啼 汉语拼音tí 五笔编码 ku kup kuph |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235 更新时间:2013/6/14 14:01:38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
| “啼”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57C 【GBK编码】CCE4 【笔画数】12 【笔顺】251414345252 【汉语拼音】tí 【拼音编码】 ti2 【五笔编码】 ku kup kuph 【繁体字】 【郑码】JSWL 【注音符号】ㄊㄧˊ 【广东话】tai4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啼 tí <释义1>哭,出声地哭:~哭。~泣。悲~。~笑皆非。 <释义2>鸟兽叫:~鸣。~叫。虎啸猿~。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啼1 [tí ㄊㄧˊ] [《廣韻》杜奚切,平齊,定。] “ 嗁1 ”的今字。亦作“ 嗁1 ”。“ 諦2 ”的被通假字。亦作“ 謕1 ”。 1.悲哀的哭泣。《礼记·丧大记》:“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庄子·骈拇》:“枝於手者,齕之則啼。” 唐 韩愈 《祭女挐女文》:“我視汝顔,心知死隔;汝視我面,悲不能啼。”《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听声》:“聽聲:啼而不哭知腹痛,哭而不啼將作驚。”注:“有聲有淚聲長曰哭,有聲無淚聲短曰啼。”2.借指眼泪。 唐 王昌龄 《别李浦之京》诗:“小弟鄰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行啼。”3.鸣叫。《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唐 王维 《听百舌鸟》诗:“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茅盾 《右第二章》二:“天井里那只预备过年用的雄鸡也喔喔地高声儿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