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埿 汉语拼音ní 五笔编码 inxf ixnf |
作者: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文章来源:疑难字查询网 点击数 156 更新时间:2013/6/20 15:47:59 文章录入: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
“埿”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57FF 【GBK编码】88D0 【笔画数】11 【笔顺】44151335121 【汉语拼音】ní 【拼音编码】 ni2 【五笔编码】 inxf ixnf 【繁体字】 【郑码】VXRB 【注音符号】ㄋㄧˊ 【广东话】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埿 ní <释义1>古同“泥”。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埿1 [ní ㄋㄧˊ] [《廣韻》奴低切,平齊,泥。] 湿土。 唐 杜甫 《雨》诗:“山雨不作埿,江雲薄爲霧。”《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一依魚人教示,披髮遂入市中,埿塗面上而行。” 宋 周紫芝 《摊破浣溪沙·茶》词:“蒼璧新敲小鳳團,赤埿開印煮清泉。” 埿2 [nì ㄋㄧˋ] [《廣韻》奴計切,去霽,泥。] 涂抹,涂饰。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此人須當令埿,想足下可爲停之,故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室宇臺觀,板屋平頭,埿以石灰,覆以甎墼。” 埿3 [bàn ㄅㄢˋ] [《廣韻》蒲鑑切,去鑑,並。] 同“ 湴1 ”。 深泥,污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湴,字書亦作埿,按古文,埿,深泥也。術書有‘湴河’者,蓋謂陷運,如今之‘空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