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成语解释: 同休共戚
亦作“ 同休等戚 ”。
1.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2.偏指共患难。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奴家自与 姚郎 订约之后,耐着心儿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难,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繁体成语解释: 同休共戚 亦作“ 同休等戚 ”。
1.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禍福共之。”《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將相,與國舅甥,同休共戚,義由一體。”《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輔,與朕同休共戚。”2.偏指共患难。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奴家自與 姚郎 訂約之後,耐着心兒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畢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難,也有個同休共戚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