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恇”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47
【GBK编码】9062
【笔画数】9
【笔顺】442111215
【汉语拼音】kuāng
【拼音编码】 kuang1
【五笔编码】 nagg
【繁体字】
【郑码】UHC
【注音符号】ㄎㄨㄤˉ
【广东话】hong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恇 kuāng
<释义1>惊恐;惧怕:“时国无嗣主,内外~惧。”
<释义2>怯弱,虚弱:“尺虚者,行步~然。”
<释义3>料到:“则打的一拳,不~就打杀了。”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恇1 [kuānɡ ㄎㄨㄤ]
[《廣韻》去王切,平陽,溪。]
1.畏怯,恐惧。《说文·心部》:“恇,怯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雄悍之人,氣奮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順爲恇。”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有恇其兇,有餌其誘。”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恇,怯也。”2.虛弱貌。《素问·通评虚实论》:“尺虚者,行步恇然。”《灵枢经·寒热病》:“精泄則病甚而恇。”3.料想。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一折:“我那裏恇 郭成 的渾家,這等生的風流,長得可喜。”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不恇駙馬爺有這一肚千字文的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