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62
【GBK编码】BBD6
【笔画数】9
【笔顺】442134334
【汉语拼音】huī
【拼音编码】 hui1
【五笔编码】 ndo ndoy
【繁体字】
【郑码】UGUO
【注音符号】ㄏㄨㄟˉ
【广东话】fui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恢 huī
<释义1>〔~复〕变成原来的样子,如“健康已经~~”。
<释义2>弘大,发扬:~张。~弘。~廓。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恢1 [huī ㄏㄨㄟ]
[《廣韻》苦回切,平灰,溪。]
1.弘大;宽广。《荀子·非十二子》:“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周书·李远传》:“幼有器局,志度恢然。” 宋 李曾伯 《沁园春》词:“消磨未去,酒量猶恢。”2.扩大;弘扬。《左传·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於 夏 家。”《汉书·叙传下》:“恢我疆宇,外博四荒。” 颜师古 注:“恢,廣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志士之氣。” 宋 苏轼 《永裕陵正月旦表本》:“功恢 禹 迹,德邁 湯 仁。” 郭沫若 《悼念周总理》诗:“盛德在民長不没,豐功垂世久彌恢。”3.张开;张布。《艺文类聚》卷八二引 晋 夏侯湛 《芙蓉赋》:“的出艷發,葉恢花披。”《陈书·後主纪》:“頻恢天網,屢絶三邊,元元黔庶,終罹五辟。” 宋 陆游 《寒夜歌》:“誰施赤手驅蛇龍,誰恢天網致鳳麟。”4.周备。《吕氏春秋·君守》:“有識則有不備矣,有事則有不恢矣。” 高诱 注:“恢,亦備也。”5.恢复,收复。《水浒传》第一一一回:“次日, 邢政 引軍來恢奪 潤州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 康熙 ﹞十八年, 吴三桂 死,大軍進恢 漢中 。”6.虚夸不实。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故好聲而實不充則恢。” 刘昞 注:“恢,迂遠於實。”7.同“ 詼 ”。参见“ 恢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