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6C
【GBK编码】CCF1
【笔画数】9
【笔顺】442312251
【汉语拼音】tián
【拼音编码】 tian2
【五笔编码】 ntd ntdg
【繁体字】
【郑码】UMI
【注音符号】ㄊㄧㄢˊ
【广东话】tim4 tim5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恬 tián
<释义1>安静,安然,坦然:~静。~适。~然。~谧。~淡(淡泊名利,清静无为)。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恬1 [tián ㄊㄧㄢˊ]
[《廣韻》徒兼切,平添,定。]
1.安靜;平靜。《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 成玄英 疏:“恬,静也。” 晋 袁宏 《後汉纪·灵帝纪下》:“在溢則激,處平則恬,水之性也。”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行》:“直木有恬翼,静流無躁鱗。”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 江 空萬物息,四面波瀾恬。”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续记李文甫事》:“遊歷内地,周行三月,水程平穩,風静波恬。”2.安定;安于。《书·梓材》:“引養引恬。” 孔 传:“能長養民,長安民。”《荀子·性恶》:“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 杨倞 注:“恬,安也,謂安於禍患也。”3.安逸;舒适。 唐 韩愈 《王公神道碑铭》:“人得其所,乃恬乃謳。” 清 方文 《与张季昭同寓赠此》诗:“君醫我卜各垂簾,一樹雙棲意甚恬。”参见“ 恬逸 ”、“ 恬愉 ”。4.淡泊;淡漠。《韩非子·解老》:“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後汉书·韦彪传》:“安貧樂道,恬於進趣, 三輔 諸儒莫不仰慕之。”《晋书·谢鲲传》:“莫不服其遠暢,而恬於榮辱。”《明史·顾清传》:“ 清 學端行謹,恬於進取。”5.安然,满不在乎。《荀子·富国》:“輕非譽而恬失民,事進矣,而百姓疾之。” 宋 苏轼 《独觉》诗:“瘴霧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風生體疥。”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奈何恬不知畏,告至之後,反自肆於驕樂。”6.习惯。《新唐书·吴少诚传》:“壯者習於暴掠,恬於搏鬭。” 宋 苏轼 《书柳子厚〈牛赋〉後》:“ 嶺 外俗皆恬殺牛,而 海南 爲甚。”7.通“ 甜 ”。《周礼·天官·盐人》“飴鹽” 汉 郑玄 注:“飴鹽,鹽之恬者。”参见“ 恬美 ”、“ 恬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