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70
【GBK编码】C7A1
【笔画数】9
【笔顺】442341251
【汉语拼音】qià
【拼音编码】 qia4
【五笔编码】 nwgk
【繁体字】
【郑码】UOAJ
【注音符号】ㄑㄧㄚˋ
【广东话】hap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恰 qià
<释义1>正巧,刚刚:~巧。~好。~~(a.刚好,如“~~相反”;b.融和,如“春光~~”;c.鸟鸣声,如“自在娇莺~~啼”)。~似。
<释义2>合适,适当:~当。~切(qi?)。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恰1 [qià ㄑㄧㄚˋ]
[《廣韻》苦洽切,入洽,溪。]
1.用心。《玉篇·心部》:“恰,用心也。”参见“ 恰恰 ”。2.正好。 北周 庾信 《後堂望美人山铭》:“恰對妝臺,諸窗併開。”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他是箇矯帽輕衫小小郎,我是箇繡帔香車楚楚娘,恰才貌相當。” 茅盾 《右第二章》三:“恰就在这时候,一队骑马的,光景有七八个,从后面来,从 阿祥 他们身边跑过去了。”3.确实。 明 凌濛初 《北红拂》第三出:“不知那裏是他家,索尋問個恰,恰。”4.融洽。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泪烛裁诗》:“也索是,從大小那些商度,做姊妹大家懽恰。”参见“ 恰恰 ”。5.副词。才;刚刚。《宣和遗事》前集:“恰去的那箇人,也不是制置并安撫,也不是御史與平章,那人眉勢教大。” 元 锺嗣成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别·恨别》曲:“風流得遇鸞凰配,恰比翼便分飛。” 明 王磬 《一枝花·苦雪》套曲:“恰飛還 梁苑 去,又舞過 灞橋 來。”6.副词。却;岂。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非直才情,實能吟咏;誰知玉貌,恰有金聲。”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折:“這婆娘色膽大如天,恰不怕柳外人瞧見!”《英烈传》第四十回:“ 太祖 次早起來,聚集諸將,商議興兵伐北之事,恰令軍師 劉基 仍回 金陵 ,與 李善長 等畫策,攻取 東吴 。”7.量词。表示极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鄧將軍 你敢早行麽?咱供養不曾虧了半恰,枉可惜了俺從前香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