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89
【GBK编码】CFA4
【笔画数】11
【笔顺】34312344544
【汉语拼音】xī
【拼音编码】 xi1
【五笔编码】 ton tonu
【繁体字】
【郑码】PFWZ
【注音符号】ㄒㄧˉ
【广东话】sik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悉 xī
<释义1>知道:洞~(很清楚地知道)。尽~。获~。来函敬~。
<释义2>尽,全:~力。~心。~数(sh?)。~数(sh?)(完全列举,如“不可~~”)。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悉1 [xī ㄒㄧ]
[《廣韻》息七切,入質,心。]
1.尽、全。《书·汤誓》:“王曰:‘格爾衆庶,悉聽朕言。’”《东观汉记·光武纪》:“六年春二月, 吴漢 下 胊城 ,天下悉定。”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安宗子科》:“敢不悉螻蟻之誠,真實罄盡。”《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他引古證今,議論悉中窾要。”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九五》:“现在对于校事,已悉不问,专编讲义,作一结束。”2.尽其所有。《战国策·韩策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穀梁传·宣公十五年》:“以公之與民,爲已悉矣。” 范宁 注:“悉謂盡其力。”《新唐书·藩镇传·李纳》:“ 納 恚 洧 背己,且 徐 險集,悉兵攻 洧 。”3.详尽。《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監修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韋處厚 所撰先帝《實録》三卷,云未周悉,令臣重修。”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臣以淺陋,誤承聖問,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語不及悉,遂辭而退。”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甲寅春,至 青州 ,時檄 諸城 學官物色之,以拓本來,遂知之甚悉。”4.知道,了解。《後汉书·酷吏传·周纡》:“乃密問守門人曰:‘悉誰載藁入城者?’” 李贤 注:“悉,猶知也。”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衆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隋书·郑译传》:“久願出藩,公所悉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聖祖 欲悉其要領,乃使兵部郎中 圖理琛 往報之。”5.伸。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伍子胥 謂 白公勝 曰:‘ 平王 卒,吾志不悉矣。’” 唐 沈佺期 《被弹》诗:“懷痛不見伸,抱怨竟難悉。”6.姓。参见“ 悉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