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96
【GBK编码】E3A3
【笔画数】10
【笔顺】4421245521
【汉语拼音】bèi
【拼音编码】 bei4
【五笔编码】 nfpb
【繁体字】
【郑码】UEWY
【注音符号】ㄅㄟˋ
【广东话】bui3 bui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悖 bèi
<释义1>混乱,相冲突:~乱。~逆。~异。~论。并行不~。
<释义2>惑,违背道理,谬误:~谬。~惑。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悖1 [bèi ㄅㄟˋ]
[《廣韻》蒲昧切,去隊,並。]
[《廣韻》蒲没切,入没,並。]
亦作“ 愂1 ”。“ 怫4 ”的被通假字。
1.昏乱;惑乱。《左传·文公元年》:“歸餘於終,事則不悖。” 杜预 注:“四時得所,則事無悖亂。”《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仕於 建元 元封 之閒,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悖,惑也。各習師書,惑於所見也。”《文选·嵇康〈养生论〉》:“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氣。” 李善 注:“《廣雅》曰:‘悖,亂也。’” 南朝 梁 沈约 《神不灭论》:“其愚者則不辨菽麥,悖者則不知愛敬。” 宋 叶適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沈公墓志铭》:“壯而合,老而悖,而得其所謂賢者鮮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名人和名言》:“他们的悖,未必悖在讲述他们的专门,是悖在倚专家之名,来论他所专门以外的事。”2.违逆;违背。《礼记·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非二尺四寸之律異,所行反古而悖民心也。”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投崖》:“寧甘廝賤,守志全閨閫,怎敢偷生悖大倫!”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故自由與制裁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已,又乃相待而成,不可須臾離。”3.谓叛逆,叛乱。《汉书·刑法志》:“夫征暴誅悖,治之威也。”4.怨恨。《荀子·不苟》:“身之所長,上雖不知,不以悖君。”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悖,怨懟也。謂君雖不知而不怨君也。”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姦隸,蠹居棊處,摇毒自防,外順内悖。”5.谬误,荒谬。《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 公孫鞅 ,豈不悖哉!”《梁书·贺琛传》:“乃更追恨向所取之少,今所費之多,如復傅翼,增其博噬,一何悖哉!”6.掩蔽。《庄子·胠箧》:“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山野悖其心迹,煙霧養其神爽。”7.粗恶。参见“ 悖戾 ”。
悖2 [bó ㄅㄛˊ]
[《廣韻》蒲没切,入没,並。]
亦作“ 愂2 ”。通“ 勃1 ”。
1.盛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湯 罪己,其興也悖焉。” 杜预 注:“悖,盛貌。” 陆德明 释文:“悖,一作勃。”2.变色貌。参见“ 悖2然 ”。3.猝然,忽然。参见“ 悖2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