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悛”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9B
【GBK编码】E3AA
【笔画数】10
【笔顺】4425434354
【汉语拼音】quān
【拼音编码】 quan1
【五笔编码】 ncw ncwt
【繁体字】
【郑码】UZOR
【注音符号】ㄑㄩㄢˉ
【广东话】syun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悛 quān
<释义1>悔改:~心。~改。~革(悔改)。~容(悔改的表情)。怙恶不~(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过而不~,亡之本也。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悛1 [quān ㄑㄩㄢ]
[《廣韻》此緣切,平仙,清。]
1.悔改;停止。《左传·隐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国语·周语下》:“夫 周 ,高山廣川大藪也,故能生是良材,而 幽王 蕩以爲魁陵糞土溝瀆,其有悛乎?” 韦昭 注:“悛,止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永宁庄牛》:“ 秦氏 建康 永寧莊 ,有牧童桀横,常騎巨牛,縱食人禾麥。民泣請,不悛。”《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賊徒不悛前過,今又同謀……比例合同强盜定論。” 清 黄宗羲 《万贞一和苏诗题辞》:“ 子瞻 出仕三十餘年,爲獄吏所困折,終不能悛。”2.次序。《左传·哀公三年》:“蒙葺公屋,自大廟始,外内以悛。” 杜预 注:“悛,次也。”
悛2 [xún ㄒㄩㄣˊ]
[《集韻》須倫切,平諄,心。]
同“ 恂1 ”。
《集韵·平諄》:“恂,或作悛。”参见“ 悛2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