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B8
【GBK编码】BCC2
【笔画数】11
【笔顺】44231234521
【汉语拼音】jì
【拼音编码】 ji4
【五笔编码】 ntb ntbg
【繁体字】
【郑码】UMYA
【注音符号】ㄐㄧˋ
【广东话】gwai3 gwai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悸 jì
<释义1>因害怕而自觉心跳:惊~。~栗(心惊肉跳)。~动。心有余~。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悸1 [jì ㄐㄧˋ]
[《廣韻》其季切,去至,羣。]
亦作“ 痵1 ”。
1.惊惧。 汉 王逸 《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氣,踊躍兮距跳。”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又當祀時,海常多大風,將往皆憂慼。既進,觀顧怖悸,故常以疾爲解。” 明 袁宏道 《雀劳利歌》:“雀勞利,雨雪至,大雀悲,小雀悸。”如:心有余悸。2.心跳。《素问·气交变大论》:“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心躁悸。”《後汉书·梁节王刘畅传》:“肌慄心悸,自悔無所復及。”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捧書叩頭,悸不自定。”3.带下垂貌。《诗·卫风·芄兰》:“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朱熹 集传:“悸,帶下垂貌。”一说颤动貌。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一》:“垂帶悸兮,乃刺之,而非美之。悸之本義爲心動,引申之則凡物之動者,皆可以悸言之……詩人刺 惠公 雖容兮遂兮,而其垂帶乃悸然常動,正見其舉動之無節。”4.中医病名。心悸或惊悸一类病症。《汉书·酷吏传·田延年》:“ 光 因舉手自撫心曰:‘使我至今病悸!’”《南史·何偃传》:“ 竣 時權傾朝野, 偃 不自安,遂發悸病,意慮乖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