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0C7
【GBK编码】90AA
【笔画数】11
【笔顺】44241251521
【汉语拼音】dūn
【拼音编码】 dun1
【五笔编码】 nybg
【繁体字】
【郑码】USJY
【注音符号】ㄉㄨㄣˉ
【广东话】deon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惇 dūn
<释义1>敦厚:~厚。~朴。~谨。
<释义2>劝勉,勤勉:~诲(殷勤劝导)。~学。
<释义3>推崇,尊重:~信明义。~任仁人。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惇1 [dūn ㄉㄨㄣ]
[《廣韻》都昆切,平魂,端。]
[《廣韻》章倫切,平諄,章。]
1.敦厚;笃实。《书·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 孔 传:“惇,厚也。”《新唐书·儒学传序》:“ 貞觀 六年,詔罷 周公 祠,更以 孔子 爲先聖, 顔氏 爲先師,盡召天下惇師老德以爲學官。” 清 龚自珍 《松江两京官》:“御史某與侍郎某相惇也。”2.笃守。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處順惇恭儉,時危植紀綱。”3.注重;重视。《汉书·成帝纪》:“百寮各修其職,惇任仁人,退遠殘賊。”4.勤勉。《国语·晋语四》:“ 文公 問元帥於 趙衰 ,對曰:‘ 郤縠 可,行年五十矣,守學彌惇。’”《汉书·翼奉传》:“三人經術皆明, 衡 爲後進, 望之 施之政事,而 奉 惇學不仕,好律曆陰陽之占。”参见“ 惇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