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愎”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10E
【GBK编码】E3B9
【笔画数】12
【笔顺】442312511354
【汉语拼音】bì
【拼音编码】 bi4
【五笔编码】 ntjt
【繁体字】
【郑码】UMKR
【注音符号】ㄅㄧˋ
【广东话】bik1 fuk1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愎 bì
<释义1>固执任性:~谏。刚~自用。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愎1 [bì ㄅㄧˋ]
[《廣韻》符逼切,入職,並。]
[《集韻》弼力切,入職,並。]
1.任性,执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子矣。”《史记·伍子胥列传》:“﹝ 太宰嚭 ﹞因讒曰:‘而今王又復伐 齊 , 子胥 專愎彊諫,沮毁用事,徒幸 吴 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兒性頗愎,勿怪。”《明史·朱典楧传》:“世子 典楧 嗣,貪而愎,多持官吏短長。”2.背戾。 宋 王禹偁 《并诰》:“汝率我化,從我教,我其賞;愎我政,違我道,我其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