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144
【GBK编码】90FC
【笔画数】13
【笔顺】4421252211234
【汉语拼音】lì
【拼音编码】 li4
【五笔编码】 nssy ssu
【繁体字】
【郑码】UFF
【注音符号】ㄌㄧˋ
【广东话】leot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慄 lì
<释义1>同“栗”②。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慄1 [lì ㄌㄧˋ]
[《廣韻》力質切,入質,來。]
1.恐惧。《诗·秦风·黄鸟》:“臨其穴,惴惴其慄。” 毛 传:“慄,懼也。”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鄙夫忝縣尹,愧慄難爲情。”2.战栗。《素问·疟论》:“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 王冰 注:“慄,謂戰慄。”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 石齋 體故昂藏,立而受刑,又義風凛凛,行刑者手慄,刃下不殊。”3.忧伤。《文选·张衡〈西京赋〉》:“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 薛综 注:“慄,憂戚也。”4.谨敬。《书·大禹谟》:“﹝ 舜 ﹞祗載見 瞽瞍 ,夔夔齋慄。”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末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齋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