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14E
【GBK编码】C9F7
【笔画数】13
【笔顺】4421225111134
【汉语拼音】shèn
【拼音编码】 shen4
【五笔编码】 nfh nfhw
【繁体字】
【郑码】UELO
【注音符号】ㄕㄣˋ
【广东话】san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慎 shèn
<释义1>小心,当心:谨~。不~。~重(zh恘g )。~言。~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释义2>姓。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慎1 [shèn ㄕㄣˋ]
[《廣韻》時刃切,去震,禪。]
“ 愼1 ”的新字形。“ 昚1 ”的今字。“ 眘1 ”的今字。
1.谨慎;慎重。《易·颐》:“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孔颖达 疏:“故君子觀此頤象,以謹慎言語,裁節飲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晉文王 稱 阮嗣宗 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名賢慎所出,不肯妄行役。”《元史·曹元用传》:“慎賞罰以示勸懲。”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我的东西却常招误解……可见意在简练,稍一不慎,即易流于晦涩。”2.指实在或真诚。《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 毛 传:“慎,誠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二》:“遠誠慤之士,而近虚誕之人也。”3.恐惧;忧惧。《晏子春秋·杂上二六》:“﹝ 泯子午 ﹞睹 晏子 ,恐慎而不能言。”《後汉书·马援传》:“夫大將在外,讒言在内,微過輒記,大功不計,誠爲國所慎也。”4.千万,无论如何。与“無”、“毋”、“勿”等连用,表示警戒。《史记·高祖本纪》:“若 漢 挑戰,慎勿與戰,無令得東而已。” 唐 杜甫 《丽人行》:“炙手可熱氣絶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新唐书·王叔文传》:“乃諭諸鎮,慎毋以兵屬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武帝乳母》:“但當屢顧帝,慎勿言。”5.遵循;依顺。《墨子·天志中》:“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孙诒让 间诂:“慎與順同。”《商君书·垦令》:“民平則慎,慎則難變。” 汉 王充 《论衡·书虚》:“生能操行,慎道應天。”6.三的别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其率三臣而一慎,故八十一元士爲二十七慎。”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慎者三物之别稱。”7.五岁的兽。《周礼·夏官·大司马》:“大獸公之,小獸私之” 汉 郑玄 注:“五歲爲慎。”8.谓用大绳引棺就殡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母死,乃殯 五父之衢 ,蓋其慎也。” 张守节 正义:“慎謂以紼引棺就殯所也。”9.姓。 战国 有 慎到 。见《通志·氏族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慎2 [zhèn ㄓㄣˋ]
[《集韻》之刃切,去震,章。]
亦作“ 愼2 ”。
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颖上县 北 江口集 。《左传·哀公十六年》:“ 吴 人伐 慎 , 白公 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