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懕”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1D5
【GBK编码】91B1
【笔画数】18
【笔顺】132511251113444544
【汉语拼音】yān
【拼音编码】 yan1
【五笔编码】 djen
【繁体字】
【郑码】GGSW
【注音符号】ㄧㄢˉ
【广东话】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懕 yān
<释义1>同“恹”。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懕1 [yān ㄧㄢ]
[《廣韻》一鹽切,平鹽,影。]
同“ 厭4 ”。
1.安详。《说文·心部》:“懕,安也。” 章炳麟 《訄书·冥契》:“然輓近尚武之國,其君皆自稱提督,或受鄰國武臣官號,佩其章韍,懕然勿以爲怪。”2.懒倦,精神不振。参见“ 懕懕 ”。
懕2 [yàn ㄧㄢˋ]
[《集韻》於豔切,去豔,影。]
同“ 厭2 ”。
1.厌恶。《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豈懕久生而樂速死哉!” 胡三省 注:“懕,與厭同。”2.满足。《梁书·王僧辩传》:“刳肝斮趾,不懕其快。”3.心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張玄之 、 顧敷 是 顧和 中外孫,皆少而聰惠。 和 竝知之,而常謂 顧 勝,親重偏至, 張 頗不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