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懣”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Unicode编码】061E3
【GBK编码】91BF
【笔画数】18
【笔顺】441122125234344544
【汉语拼音】mèn
【拼音编码】 men4
【五笔编码】 iagn iamn
【繁体字】
【郑码】VEOW
【注音符号】ㄇㄣˋ
【广东话】mun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懣 mèn
<释义1>见“懑”。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懣1 [mèn ㄇㄣˋ]
[《廣韻》莫困切,去慁,明。]
[《廣韻》模本切,上混,明。]
[《廣韻》莫旱切,上緩,明。]
“ 懑1 ”的繁体字。“ 鞔2 ”的被通假字。
1.烦闷。《礼记·问丧》:“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 濟北王 阿母自言足熱而懣,臣 意 告曰:‘熱蹶也。’”《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龐勛 憂懣不知所爲,但禱神飯僧而已。” 胡三省 注:“懣,心煩也。”2.愤慨。《楚辞·严忌〈哀时命〉》:“幽獨轉而不寐兮,惟煩懣而盈匈。” 王逸 注:“懣,憤也。” 宋 叶適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侍郎犒賞遲,又欲折支與,健兒懣。”3.昏。 隋 王通 《中说·天地》:“子謂 叔恬 曰:汝不爲續《詩》乎,則其視七代損益終懣然也。” 阮逸 注:“懣,昏也。”4.用同“ 們 ”。用于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表示复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陇州鹦歌》:“莫憶鸚哥也。娘子懣更各自好將息。” 宋 楼钥 《跋姜氏〈上梁文稿〉》:“在敕局時,見 元豐 中獲盜推賞,刑部例皆節元案,不改俗語。有 陳棘 云:‘我部領你懣厮逐去 深州 。’ 邊吉 云:‘我隨你懣去。’懣,本音悶,俗音門,猶言輩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賊陣裏兒郎懣眼不扎,道:‘這秃厮好交加!’”
|